消防訓練塔是供消防隊員進行身體素質、登高技巧和高樓滅火、救生等訓練的塔式構筑物。在一段時期內,成為基層中隊官兵訓練的重要舞臺,為提高和增強官兵的體能、技術、戰術素養、心理素質等發揮了重要作用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消防部隊職能的拓展,消防部隊擔負的滅火和應急救援工作任務日趨艱巨,對消防官兵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,加之現代化的滅火救援裝備器材陸續配備,涉及更多的高空救助、心理拓展、內攻近戰、高層攀登等科目訓練。結構和功能單一的訓練塔,已經不能滿足實戰的訓練需要。
筆者認為,在基層中隊建設具有火情偵察、疏散救人、內攻滅火、室內外攀登、心理拓展等綜合性訓練功能的訓練塔,是今后基層中隊訓練塔建設和發展的方向。加強基層中隊訓練塔結構和功能改造,明確訓練塔新的建設標準和要求,將有利于訓練塔的更大效能發揮,有利于執勤官兵技戰術水平提高,有利于培養官兵英勇頑強的戰斗精神。
一、原消防站訓練塔標準
消防站建筑設計標準GNJ1-81(試行)第六章規定:消防站內應設置訓練塔,其正面應設有長度不小于35米的跑道。訓練塔應符合下列要求:一、訓練塔宜設在靠近訓練場盡端的部位;二、訓練塔層數應不少于四層,高層建筑物較多的城市,層數可適當增加;三、訓練塔正面的窗口每層不少于兩個,窗間墻的寬度為1.0米;四、訓練塔窗口的尺寸為1.2米×1.8米,窗口距離塔邊不得小于0.65米,窗臺寬為0.4米(突出塔壁5厘米),每層窗臺距該層地面的高度為0.8米,層高為3.5米,并應設有凈寬不小于0.7米的內樓梯;五、在訓練塔每層內側應設置不小于1.5米寬的平臺,頂層應設置樓板;六、訓練塔宜設置室外消防梯。消防梯應通至塔頂,并宜離地面3米高處設起,寬度不宜小于50厘米。
二、存在的主要問題
從規定設置標準可以看出,其結構和功能單一,已不適應消防部隊建設和發展需要。結合荊州支隊9個普通中隊訓練塔建設的情況看,筆者認為,當前訓練塔主要存在以下問題:
1、訓練塔場地布局不合理。不少執勤中隊設置在繁鬧的城市中心位置,營區面積有限。加上最初設計缺陷,與營房合二為一,有少單位干脆將營房樓梯窗口作為訓練塔的攀登窗臺,使本來就不寬敞的訓練塔的使用空間更加縮小。一旦部隊組織點火、發煙等訓練,煙氣會迅速流竄,影響官兵正常生活。
2、單層樓層面積普遍偏小。當前基層中隊尤其是普通中隊訓練塔單層建筑面積一般是25平方米(含外墻),內部實際可用空間有限,無法模擬人員或物資密集等場所的救援現場。一個3-5人的滅火救援攻堅組進入同時進行室內,將無法開展復雜的技術戰術動作,戰斗員配合訓練會大打折扣。
3、訓練塔結構功能單一。從目前的訓練塔來看,一般只是幾個開口窗戶,建幾個樓層而已,訓練塔成了“瞭望塔”。僅能開展拉梯、掛鉤梯、徒手接力上樓等基本的技術訓練,不能滿足高層、地下建筑、化工裝置、人員和物資密集場所模擬訓練需要,這也是基層中隊存在的最感棘手的問題。
三、基層中隊訓練塔建設的幾點建議
結合基層單位的場地、資金投入等實際情況,筆者認為,訓練塔建設應以“滿足當前、適度超前”為原則,進行必要改建或擴建。
1、訓練塔樓層應在5-10層,單層建筑面積在30平方米以上,并建設地下一層。樓梯用鋼筋混泥土建造,樓梯寬度在1.1-1.3米左右,方便訓練隊員攜帶器材,進行登高訓練。訓練塔周圍有?肯儡嚨膶S脠龅睾陀柧毰艿溃35米以上)。
2、地下一層設立地下建筑模擬訓練區,深度在4-5米,可以模擬開展地下建筑火災撲救訓練,并建深坑豎井,便于開展深井救助訓練。
3、地上一層設立排煙、疏散逃生模擬訓練區,進行排煙和疏散逃生訓練,也可用于消防站對外開放,邀請市民進行逃生訓練。在一樓樓板邊沿,設立模擬管道小空洞(50㎜、75㎜、100㎜不等),用于開展模擬煙氣擴散、火災蔓延試驗,在一樓樓板邊沿設立通向頂層的煙筒(直徑50㎜左右,直通樓頂,下要接地面),用于開展模擬煙囪效應試驗。
4、地上二層設立化工裝置模擬訓練區,包括設置管道泄露堵漏、反應釜泄露堵漏、法蘭盤泄露堵漏等,進行化工裝置模擬訓練。
5、地上二層三樓設立破拆裝置模擬訓練區,放置破舊的車頭、鋼筋條、門窗等,進行破拆訓練和結繩訓練。
6、訓練塔安裝固定消防設施,如水泵結合器、室內消火栓、豎向水管等,在營區適當位置安裝室外消火栓,模擬(高層)建筑內部結構,設立(高層)建筑火災模擬訓練區,開展(高層)建筑火災內攻科目訓練。
7、在訓練塔外墻臨訓練空場地一側,設立攀巖訓練區,安裝漏水管,用于攀巖和攀登訓練。安裝繩索固定設施,開展繩索攀登或下降救人訓練。適當留有拉梯、掛鉤梯攀登窗口,用于拉梯、掛鉤梯科目訓練。
8、條件允許的話,在訓練塔一樓連通長7-10米,高1-2米的封閉樓層,便于開展黑暗訓練和模擬高溫煙氣環境訓練。
四、訓練塔安全設施及安全注意事項
訓練塔安裝安全設施是保障訓練安全的提前和基礎,在新建或改建消防訓練塔過程中,必須安裝扎實且牢固的安全設施:一是安裝保險繩滑輪的吊環必須與頂層樓板鋼筋連接牢固,各保險繩滑輪固定點不少于兩個;二是樓梯坡度不大于45°,扶手安裝牢固;三是設立攀巖訓練區的墻面應在各個踩點上與墻體有預留鋼板連接。在日常高空作業時,必須堅決貫徹落實“四不訓”制度,即準備工作不充分不訓、安全措施不到位不訓、高空訓練干部不在場不訓、非集體組織的訓練不訓,堅決預防各類安全事故。
總之,基層中隊訓練塔功能應該隨滅火救援作戰對象的變化而變化,能夠滿足人、裝備、技術戰術最佳結合這個根本出發點。新《消防法》頒布以來,對消防部隊的履職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,作為一線基層指揮員,我們務必要注重訓練的針對性、實用性和有效性,強化訓練質量,通過訓練來摔打和錘煉隊伍,通過訓練提高部隊整體作戰能力,通過訓練來培養官兵戰斗精神,才能守得住火災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,才能隨時“拉得出、沖得進、攻得上、打得贏”,才能讓黨和人民放心。